<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关闭

        市政府工作部门

        县区、开发区

        东丰县 东辽县 龙山区 西安区 经济开发区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发展改革>经济运行

        关于365体育比分_365bet官网注册开户_365bet体育足球世界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1-01-18 16:37 信息来源:市发改委

          一、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0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全市上下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坚持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迈出了新步伐。 

          (一)经济实力稳步增强。积极推进稳经济60条、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服务业“双十”行动等政策落地见效,经济运行稳定向好,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粮食产量稳定在30亿斤,新建高标准农田20万亩,我市被评为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市。农业“六大”特色产业发展壮大,蛋鸡、黑猪饲养量分别同比增长28%和284%。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3219家。实施工业转型升级行动,“一企一策一专班”包保措施成效明显,改变鑫达钢铁经营模式,支持广而洁、巨峰生化等企业复产扩能,累计为企业减免税费1.87亿元。“2115555”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比重达到85%,预计规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增长26.5%和13%。开展服务业专项攻坚行动,出台《关于提振消费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实施意见》,通过城市节、千企促销、网络直播、消费券等刺激措施,社会消费逐月恢复。预计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3.3%,其中私营企业增长65.3%。 

          (二)发展活力显着提升。实施“三抓”“三早”、投资增长专项攻坚等行动,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开工建设327个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78亿元。谋划储备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25个、新基建“761”工程项目443个,“十四五”时期拟实施5000万元以上重大工程项目287个。粮全其美手抓饼、厚德食品300万枚卤蛋、辽矿集团10兆瓦光伏发电等54个项目投产运行。东丰国际梅花鹿创投园、吉林双天生态农业产业园、巨峰生化20万吨山梨酸等项目加快推进。中医大厦改扩建、现代职教园区等35个项目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3.89亿元。全面扩大对外交流合作,出台《365体育比分_365bet官网注册开户_365bet体育足球世界与绍兴市对口合作实施方案》,双方各层级互访交流形成常态。开展吉商大会辽源主题推介等招商活动,域外企业落地36户。抢抓一汽“六个回归”机遇,格致汽车、启星铝业等企业全面融入一汽集团供应链体系,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基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三)改革创新扎实推进。以“五大改革”为牵引,经济体制、农业农村、生态文明等重点领域改革纵深推进。厂办大集体改革基本完成,辽矿集团总医院转为市人民医院。“最多跑一次”事项达到97.7%,网上办事率达90.2%,企业开办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以内,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审批压缩到50个工作日,我市在全国城市信用综合排名上升67位。新登记注册企业增长15%,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4.3%。设立企业应急周转基金,组建建投、绿投集团。建立“亩均论英雄”工业企业综合评价体系。辽源经济开发区成功列入全国第三批“双创”示范基地,全面启动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欧蒂爱袜业等3户企业被列为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试点,博大伟业公共研发服务平台挂牌升级,被认定为全省首批新型研发机构,新增5户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31户企业纳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东北袜业、亿达碳业、福尔泰药业在上海、北京建立研发中心。 

          (四)城乡面貌显着改善。加快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启动海绵城市等8个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城市“双修”工程效果显着,南部新城、北部生态产业新区建设加快推进,龙首山、向阳山等“六山”生态修复工程进展顺利,东辽河城区段、仙人河岸带生态修复基本完成,新增绿地35万平方米。集双高速辽源段建成通车,完成北环路22公里中修改造,27项市政工程全面开工,龙山隧道、向阳大路等街路建成通车。敷设供热、燃气、供排水管网94.5公里,雨污分流改造21.4公里。开展“走遍辽源”环境治理活动,拆除违建46.5万平方米。高标准规划建设东丰、东辽县城以及横道河、安恕等10个特色小城镇,建设农村公路183公里。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3个乡镇被评为“国家卫生乡镇”,5个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新增省级“美丽乡村”16个,省级“3A”示范村30个。 

          (五)三大攻坚成果丰硕。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43个贫困村实现整村脱贫,农村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部解决,8523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4510人享受社保兜底保障,10个集体和个人荣获省级脱贫攻坚表彰。统筹打好蓝天、碧水、黑土地、青山四大保卫战,大力开展秸秆禁烧和燃煤锅炉专项整治行动,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逐步提高。完成辽河流域污染治理项目43个,中央“回头看”和省环保督察年度17项整改任务全部完成。仙人河黑臭水体全面消除,域内主要河流水质全部达标,东辽河河清出境断面历史性达到四类水体。完成生态造林30.66万亩,治理河道42.7公里,治理裸露山头209处。西安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和东辽县独立工矿区改造提升纳入国家重点支持范围。开展打击非法集资专项整治行动,积极防范化解债务风险,通过债务重组、活化资金周转等措施,处置政府债务56亿元,利源精制重整取得突破进展,未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 

          (六)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新增城镇就业1.49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7万人。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月人均550元和年人均4080元。办结20件惠民实事。我市被民政部评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优秀地区。改造老旧小区43个,惠及2.3万户城市居民。全域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职教集团被评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学前教育普惠率达到80%。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通过国家评审。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不断深化,患者基层就诊比例达到90%以上。沉着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31天实现确诊病例治愈、疑似病例排除,全力筑牢排查、检测、隔离三关口,公共卫生能力不断提升。推进“111”平安建设模式,实现社会治理服务“一网共治”。法治政府建设得到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力度加大,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实效,群众信访诉求积极回应。连续5年荣获全国社会治理创新示范城市,连续11年获得省安全生产考核优秀等次。第7次被评为全省“双拥”模范城。第7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圆满完成。 

          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今年的发展成绩来之不易。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生态环境之危、经济下行之危、偿债能力之危和新冠疫情之扰相互叠加,实体经济发展面临困难较多;高质量发展基础不够坚实,新旧动能转换仍需加快;结构性矛盾突出,科技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就业、物价等民生保障压力较大;城市建设、营商环境、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领域还存在短板。这些问题都需要引起高度关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 

          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和市委七届十次全会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把握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辽源建设,继续抓“六保”、促“六稳”,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向建党一百周年献礼。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省调控目标一致,单位GDP能耗力争完成省下达指标任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基本同步。围绕以上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在保市场主体上持续发力,实施“企业服务年”活动,加强对辽矿集团、巨峰生化等企业“一对一”服务,完善“双停”企业帮扶政策。落实新一轮工业企业三年滚动技术改造工程实施方案,实施技改项目79个。继续开展“三抓”“三早”行动,计划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330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66个、续建项目164个。拟纳入省“三早”行动的项目58个。加大中央预算内资金争取力度,做好专项债项目谋划、储备、申报工作。全力推动列入省“十四五”规划的长春经辽源至通化高铁、东辽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19个重点项目和辽源铝型材新材料产业基地等18项重大事项实施。坚持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努力激活农村消费,吸引域外消费,挖掘消费增长潜力。重点实施欧亚北城市综合体、汽贸小镇二期等服务业项目,启动北部生态示范产业新区等重点文旅项目。充分利用背靠长春优势,规范改造现有山庄,启动建设特色民宿项目。牢牢抓住我省发展冰雪万亿级产业契机,打造冰雪软装备生产基地、冰雪人才培训和研学基地。 

          (二)坚持创新核心地位。围绕“2115555”产业体系部署创新链,打造科技、产业、人才紧密融合的创新型发展模式,完善财政投入机制。推进“一个产业一个研发平台”建设,鼓励引导格致汽车、华纺静电、博大伟业、厚德食品、诺德高科等龙头企业加快产品研发升级、迭代更新,推进利源精制汽车轻量化研究中心、梅花鹿种源保护中心、东辽黑猪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建设。完善“产学研用金介”合作体系,积极嫁接企业与清华大学、吉林大学、中科院长春“一院三所”等62个高校和科研院所深化技术合作。构建“引用育留”体系,探索“人才飞地”模式,加快引入产业科创领军人物、“院士项目”和创新团队。探索“科技小院”“专家工作室”“星期天工程师”等科技驿站模式。继续抓好“152”人才集聚工程落实,打造“专业人才编制池”。继续抓好“双创”“双引”,出台有吸引力的创新创业政策,打破职称评聘、职级晋升、绩效分配等限制。 

          (三)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深入实施“五大改革”,打造营商环境综合改革示范区,完善债务管控和投融资体制机制,推进财税、金融、国企、统计等配套改革。继续抓好民营经济试点市建设,推动工业企业升规、商贸企业入统。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进国有资产有效盘活,确保国资经营公司风险可控。落实好输配电价、管道天然气配气价格、煤热价格联动机制等政策,推进水价综合改革。牢牢抓住一汽“六个回归”重大机遇,带动格致汽车、鸿图锂电、方大锻造等企业扩规升级,启星铝业、利源精制、巨盛轻合金等企业向产品供应商转变。加强与长春开发区联动协同发展,致力打造长春都市产业配套协作样板。深化辽绍对口合作,加快辽源浙江(绍兴)产业园建设,重点抓好双天集团扩大投资、冷链物流、纺织原料生产基地等项目落地。主动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粤港澳等重点地区,扩大袜制品、铝型材、果仁、蛋品等产品出口规模。着眼“2115555”产业链上下游产业进行招商引资和搭建平台,组织企业参加对外经贸交流活动,保持实际利用外资稳定增长。 

          (四)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注重用养结合,依托中科院地理所、省农科院等科研机构,推进战略性大豆种质资源库建设和吉字号种子新品种研发推广。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探索丘陵半山区黑土地保护、机械化作业模式,新建高标准农田20万亩,保证粮食作物面积337万亩,正常年景下力争粮食产量32亿斤。推进三产融合发展,加快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双天现代农业综合体、皇家鹿苑小镇等项目建设,建设1400万只蛋鸡、2万头东辽黑猪、23万只梅花鹿、1600把柞蚕、1亿袋食用菌和规模化林果基地,打造“粮变肉”“秸秆变肉”畜牧业全产业链,做强特色农产品品牌,致力打造“中国蛋品之谷”。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完善乡村建设规划,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配电网改造升级、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等重点工程。实施一批乡村学校、卫生所、文化广场提标改造。巩固农村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成效,持续创建“美丽庭院、干净人家”。 

          (五)深入实施城市“双修”。高质量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有序推进老城改造和南部新城、北部新区开发建设。启动市政道路新改建,加快南部新城“双创”中心、辽源五中和市中心医院建设,完成“四馆”内装展陈开发。实施地下管网修复与混错接改造,完成二次供水设施、供热管网提升工程。规划建设水洗公厕,有序推进景观绿化美化亮化等市政项目。推进“六山四河八岸”建设。启动渭津河、大梨树河岸带修复工程,推进餐厨垃圾处理场建设。城市管道天然气普及率提高8个百分点。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加快实施5G基站、大数据中心等“761”智能信息网工程,启动建设城市运营管理指挥中心,提升城市数字化管理水平。强化市容市貌管理,实施露天烧烤、餐饮油烟、户外广告和城市公共休闲广场专项整治。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出台老旧小区改造后物业管理办法。充分盘活存量房源,整理出让棚改腾空土地,深入挖掘可经营资源,形成城市开发建设良性循环。 

          (六)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巩固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成果。突出抓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清洁煤配送体系建设、城乡结合部软硬化覆盖、城市建筑扬尘治理,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力争达到87%。严格落实河长制,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分类实施畜禽养殖污染、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治理,抓好乡镇污染处理设施配套和持续稳定运行,保持域内和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加强工业废水、废气、废渣治理和综合利用,开展农药化肥减量化行动,持续改善土壤环境质量。编制《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规划》,争取东辽河流域15个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进入国家项目库。实施西安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和东辽县独立工矿区改造提升项目。科学有序推进“三百”工程,营造生态涵养林26万亩,完成重点干支流河道生态缓冲带建设,实施低效林改造,治理河道61公里。推进资源能源循环利用。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七)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办好惠民实事,牢牢抓住“米袋子”“菜篮子”,加强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多措并举保居民就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万人。持续推进“全民参保计划”,适时调整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待遇水平。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做实医保市级统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争取吉林师范大学辽源分院办成具有独立办学资格的省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推进辽源现代职教集团申报国家级示范性职教集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医联体、医共体、专科联盟建设。改造老旧小区53个,完成10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适时调整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孤儿供养标准。深化“111”平安建设模式创新,全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常态化精准化开展疫情防控,加强应急、急救能力建设,提高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统筹抓好退役军人事务、老龄、妇女儿童、民族事务、人防、气象、地震等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责任编辑:袁莹庆) [纠错]